经济报告书|物价增长削弱购买力 2024年RM100=2010年RM75.30



(吉隆坡10日讯)过去10年,虽然大马家庭的收入增长超过通胀率,但物价增长却削弱消费者的购买力,举例说,2024年价值100令吉的物品与服务开销,在2010年仅需75令吉30仙。
根据《经济报告书》,高涨的生活费已成为大马家庭日趋沉重的忧虑。虽然近年平均通胀率依旧温和,但这并未反映社会各阶层实际面对的成本压力。低收入、农村家庭和大家庭面对的压力往往更大,尤其是在食品与饮料、交通和房屋与公用事业等必需品环节。
ADVERTISEMENT
虽然通胀率带来宏观经济层面的视角,但却未能全面反映价格变化对家庭开销起到的取舍反应,因此需要透过家庭收入与开销调查(HIES)去发掘家庭开销优先顺序调整的行为模式。
家庭开销调查发现,我国名义家庭开销以6.9%的复合年均增长率扩张,从2009/10年的2190令吉增至2024年的5566令吉,但食品与饮料和交通等必需品开销比例,却从20.3%和14.9%,降至15.7%和11%。
值得注意的是,各大收入群的食品与饮料开销都有所减少,其中以收入最低的B10群体(收入介于733至2186令吉)最为明显,比重减少8.9%,而收入最高群体仅跌3.2%。
非必需性开销则有所增加,其中餐厅与住宿和通讯比例,分别从10.9%和5.6%,增至17%和6.2%,反映出我国生活素质的提升,家庭更看重舒适、便利和个人福祉,与高收入国家出现的结构性转变一致。
出外用餐变得日趋平常,所有收入群的餐厅与住宿服务开销都呈现增长,其中收入最高的10%群体的外食开销几乎是B10群体的10倍。
除了食品之外,医疗保健对各收入群日趋重要,在2009/10至2024年之间,医疗保健开销是各个收入群增速最快的环节,年增幅超过12%。
房屋与公用事业则依旧是最大宗的开销项目,自2009/10年开始占低收入家庭总开销逾28%,几乎是高收入家庭10.9%比重的一倍。
收入方面,过去10年大马家庭收入稳步增长,增幅超过通胀率。2009年至2024年之间,平均家庭收入年增5.6%,而平均通胀率为2.2%,常年实际收入增长3.4%,而同期占消费价格指数(CPI)比重最高的食品与饮料价格则增长3.3%。
值得注意的是,收入最低的B10群体收入增长7.2%,超过收入少于3000令吉群体的通胀和食品与饮料通胀率。
不过,尽管长期通胀受控在2%水平,但2010至2024年累积物价增长却削弱货币购买力。在2024年100令吉的物品与服务开销,在2010年仅需75令吉30仙,意味着购买力逐步下降,其中食品与饮料和餐厅与住宿服务等主要环节的购买力跌幅更超过60%。
总结来看,物价变化对家庭带来不同的影响,而这也强化针对性和数据驱动政策干预的必要。
虽然通胀率是重要的宏观经济指标,但家庭层面的通胀率,尤其是低收入和脆弱群体面对的通胀压力却有所不同,因此政府正透过多项措施来保障人民的购买力和舒缓生活费压力。

星洲全线出击|2026财案即时追踪: 2026财案落幕,你打几分? 【看直播】专家来拆解,听懂真正影响(9pm) 【一文掌握】财案亮点与你我影响 【滚动报道】星洲团队前线即时更新 【财案专页】最完整财案内容,焦点一手掌握 【关注】加入星洲WhatsApp频道,不错过任何更新
ADVERTISEMENT
热门新闻
百格视频
ADVERTISEMENT